【学术动态】曲阜师大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学术报告会

文学院讯   5月10日,曲阜师大文学院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学术报告会。本次学术活动特邀齐鲁文化名家、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博士导师曹振华,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、教授、博士导师张全之,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龙其林围绕鲁迅研究与生态文学批评展开深度研讨。

曹振华研究员作《鲁迅与抗战》主题报告。基于"十四年抗战"新史观,曹振华系统阐释了鲁迅作为民族精神旗帜的抗战价值。她指出,传统抗战研究以1937年"七七事变"为起点,客观上导致鲁迅逝世(1936年)与抗战的关联性被遮蔽。通过重审鲁迅杂文中的民族意识建构及其对左翼文坛的影响力,揭示其作为全民抗战精神号角的重要作用,为回应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提供了学理支撑。

张全之教授以《作为扑克牌型小说的<狂人日记>》为题,创新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范式。通过对比法国作家马克·萨波塔《作品第一号》与美国作家库弗《保姆》的叙事实验,提出鲁迅经典文本的"非意图性碎片化"特征。张全之重点剖析文本中三个无法锚定时间坐标的关键节点,论证13则日记通过不同组合可衍生多元阐释空间,为经典重读开辟新路径。

龙其林教授在《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的强制阐释现象及反思》报告中,直指当前研究三大症结:生态内涵的强行附会、文本价值的虚浮拔高以及西方理论的机械移植。他强调,在生态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批评话语建设明显滞后,亟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体系。龙其林建议通过传统生态智慧挖掘、本土批评范式创新、跨学科方法融合等路径实现理论突破。

本次学术活动通过三场高水平专题报告,立体呈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。在互动环节,与会师生就抗战文学分期标准、经典文本阐释边界、生态批评方法论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

文学院相关负责人60余位师生代表参与学术交流。


编辑:孙琪 编审:黄江滔

发布:安博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,登录入口新闻中心

相关新闻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